裴利老師著作讀書會第四期報導-《寬札與我》
寬札/Kwanzaa,它既是美國黑人族裔為凝聚團體意識而在1966年創造出來的節日名稱,也是裴利老師與孩子們討論接納與多元時所自編的故事人物之一的名字。故事裡,寬札有著如美國黑奴般的命運,但他被喜鵲拯救到一個國度,那裏有寬宏的國王和純真的小公主,還有善良的女老師,也還有因自卑而不敢去學校的小女巫。這個故事和裴利老師與教室外的大人們的談論相互呼應,他們都在談學校到底是種族融合的好,還是單一種族的好,不論是裴利老師編給孩子聽的故事,或是她與大人們的談論,都讓我們看到問題的複雜度,但也讓我們看到問題重點到底是什麼。
在2023年春天到夏天,我們分四次在線上共讀裴利老師繼《白人老師》之後,再度探討黑白問題的《寬札與我》。這兩本書之間相隔16年,所探討的層面當然也因這16年的社會氛圍發展而有所不同。
這一次,裴利老師想知道到底種族融合教室是不是眾望所歸,如果是,那麼為什麼當年的黑人女孩回來告訴她,她比較喜歡在全黑人的學校?有著探索精神的裴利老師去問家長、學生和各地的老師,有人說:「我們覺得黑人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要盡早接觸多元文化的環境,這很重要。」(p.31)有人說:「黑人孩子在黑人學校比較被看重。」(p.41)又有人覺得怎樣都好,只要孩子的學習有被照顧到。而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每一種人都有」(p.150)才好。裴利老師則在結尾引述同事的話:「你鼓勵對談,答案不是那麼必要,對話才是。」(p.196-7)
你讀過這本書嗎?以下讀書會成員分享了他們的讀書心得,有引起你的共鳴嗎?想去讀裴利老師的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