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利老師著作第二期讀書會報導

《遊戲是孩子的功課》

我們的第二本裴利老師著作,《遊戲是孩子的功課》,讀書會於2022年3至6月間在線上分三次舉行。來自台灣南北的12位成員中,老師、園長和家長各約占三分之一。三次聚會討論,我們聽了大家的感受和反思,也從彼此的分享中學習到許多,因此,雖不是面對面討論,但讀書會的目的大概也可說是大功半成的了。接下來就靠成員們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理解孩子為什麼需要有時間自在地玩扮演遊戲,而扮演角和【故事說演】又為何應該是教室裡不可缺的活動,讓讀書會成為大家行動的後盾,那也就大功告成另一半了。

在此分享我們在讀書會裡拿到了哪些後盾,也就是在裴利老師觀察到、思考到、分析到幻想遊戲對幼兒的重要性之中,成員們對哪幾段話多有感觸和反思,以備大家隨時參考:

  • 「我很確定知道我對弗蘭克林在積木區所作行為的反應(讓他演出如何在積木區當一個玩積木高手的故事),是小孩與我起先都沒有料到的,他改變了我漫長的教室經歷,其影響比任何事件都要深遠一些。」(p.136)

    我學到一個技巧,就是孩子如果出現破壞行為,繪本帶入也無法讓他改變此行為時,那就讓他扮演他認為好的角色,孩子會知道,孩子會發現。要相信孩子沒那麼壞。我贊同裴利老師的看法,下次可以試試看,但也是會怕孩子不願意在大家面前改變或嘗試。

    -臻

  • 第19章積木區裡的弗蘭克林,這篇我覺得很精彩。對於孩子出現了我們認知的不好行為時,我會想要糾正,或是是說企圖想要他了解這樣的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如果試了很多方法,如用隱喻的方式或拿別的故事來說教,都無效的話,最終可能會用罰、講理或罵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嗎?我在想我自己的路徑很可能就是這樣,汗顏!

    裴利老師讓弗蘭克林假裝自己是玩積木高手,這個想法真的是太棒了!雖然最終弗蘭克林的行為不變,但是很像是打開了一扇門,當事件再度發生時,大家都有個化解尷尬的方法:「每當他的老毛病一來,我們有個故事可以說:「嘿!弗蘭克林,你假裝的男孩不對,記得嗎?」(p.139)

    而對弗蘭克林而言,也能較輕鬆面對自己的嚴謹以及對他人的嚴格。如果別人越罵我,我肯定是越堅持我的行為的,但當朋友說:「嘿~你假裝的男孩不對,記得嗎?」我真的是會噗呲一笑。

    -丁

  • 「你們如何分辨做功課與玩遊戲?」「如果你叫我們做什麼,那就是功課。」如果是孩子編自己的故事,那是「遊戲。因為可以是星際大戰或是超人,反正都是要假裝。」但如果是老師假裝成亂丟積木的小孩,「那不是功課,也不是遊戲,因為妳是老師。你只是在教我們應該怎麼玩遊戲。」 (p.141)

    這段太經典,老師透過演出孩子的行為,也只是在教孩子怎麼玩遊戲。

    「九一一事件所象徵的東西持續引發別人的討論,但是對小孩而言,討論是不夠的。他們非得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溝同他們的感受不可。」(p.150)

    演戲是「在接觸非常有力的東西,那是學校與大人往往不讓他們接觸的東西,一種探索自己內心恐懼及不了解的東西的方式。而且,還有別的意義,那就,學校是一個讓你覺得可以真心投入,將內心私密表達出來的場所。」(p.151)

    突然發現,大人口中的演戲,對孩子而言,確實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身體語言,孩子是用全身上下,在吸收他們所看見的東西,但是他們沒有詞彙,也還沒有學習到文字,所以無法透過嘴巴跟大人溝通,因此,他們把他們所看到的,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種叫做身體語言的方式給表達出來,但那並不是模仿,而在在跟大人說,我今天看到一隻貓,牠做了什麼動作。

    -文

  • 「『後來,獅子想要吃掉老虎,而風吹過他們,他們兩個黏在一起,又成了好朋友。』『所以老虎和獅子成了朋友,因為他們黏在一起,是嗎?』『不,他們一直都是朋友,後來,有人認為他們不是朋友。那個人沒有在娃娃角一起玩。』」(p.108)

    孩子透過遊戲學習、解決衝突和困境,有時大人想要插手,反而不一定能妥善處理。

    「有許多老師不贊同我的作法(把弗蘭克林在積木區的行為說成故事)。『你不應該那樣對待一個小朋友,那太令人難堪了。』有人說:『在公共場合學他的樣子,等於是在取笑他呀!』我想辦法解釋給他們聽,情況正好相反,效果很好。當孩子看見他們扮演的某一個角色是很容易以另一個角色取而代之,他們會大大放心的。他們控制了角色,角色卻不控制他們。」(p.140)

    孩子很清楚知道遊戲角色和個人的差別,也很清楚在故事說演過程中老師的角色跟他們的不同。

    -珊

  • (從p.141弗蘭克林的例子,和p.153閃亮亮樹的故事來看),孩子很清楚地可以分辨功課與遊戲,遊戲是一種沒有結構的、自發的遊戲行為,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他們想要玩什麼、怎麼玩,還有何時要停下來或想嘗試別的東西。身為大人(老師)的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介入孩子的遊戲,仔細停下想想看,我們在遊戲中最常聽到大人的話語是什麼?「小心一點!」「你做這個是什麼,我怎麼看不出來?」「你不要再亂玩了,趕快把事情做好」、「你這樣不行⋯⋯應該要⋯⋯」,當孩子真正投入在遊戲時,大人總喜歡在旁邊下指導棋,希望孩子做的每一步驟都是 「正確」的,或深怕孩子發生危險。就像故事中的鳥媽媽,希望孩子每一步都是正確的時候,也同時抹殺了孩子的創造、說演故事等能力,我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要更小心謹慎。

    如果孩子依據自己的狀態,選擇了可承受的挑戰程度,在「說出故事」的過程經驗了恐懼、害怕、生氣、傷心等負面的情緒,藉由嘗試說出或演出的經驗,會讓孩子在往後遇到恐懼、害怕、不平穩的情緒或經驗狀態時,能有信心和能力調節身心狀態,這是我覺得鼓勵孩子說演故事能帶給孩子最大的收穫。遊戲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課。

    -玥

  • 第19章裡,裴利老師把弗蘭克林在積木區裡的行為演出來,然後把戲劇裡的弗蘭克林轉化成一個堆積木高手。但有許多小學低年級的老師不贊同,認為「那樣對待一個小孩太令人難堪了!」、「在公共場合學他的樣子,等於是取笑他」。裴利老師認為:當孩子看見他們扮演的某一個角色是很容易以另一個角色取而代之,他們會大大放心的。他們控制了角色,角色卻不控制她們。

    我想到的是~當我們成人(父母與老師或老師與老師)間想要談及孩子的某些不當行為時,常會刻意以另一種語言交談(台語或英語….),避免孩子聽懂成人間的談話內容。常常,從孩子的忐忑、扭捏的神情裡我知道他們雖不盡然全懂我們的內容,但也可以猜得出來幾分。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在我們有困擾或孩子有困擾的時候,假裝禮貌的避而不談就真的比較尊重孩子了嗎?

    裴利老師在白人老師這本書的序裡寫道~孩子只要感受到自己有任何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無法被老師不由自主地、隨興地、自然地,以及沒有批評地提及時,那都會成為他焦慮的原因,也會是他學習的障礙。

    我以為在幻想遊戲裡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高度,無論是成人或小孩,我們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片葉子,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來賦予角色更多的行動詮釋;或許,我們之所以喜歡幻想遊戲是因為,那些在現實世界裡我們所無法坦率表達出來的情緒、總是無法成功的目標,在幻想中我們可以自在的表達與實現。

    -吟

  • 「沒有任何一個小孩不是比卡通裡的角色更聰慧的。」(p.119)

    以前沒有這些科技產品,天天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哪來的卡通?卡通甚至是很少的,我們天天將身邊好玩的自然產物,放進自己的想像遊戲中,不斷地與同伴一起遊玩,將自己與他人的故事混合成一部好看,且絕無僅有的戲劇,無須道具,更無須劇本,就是一齣好看的戲。孩子就是自己的導演,自己的演員,自己演活每一場劇。而卡通好像只是保母,看卡通的孩子不必思考,視力也不好,更是沒有抵抗誘惑的能力。

    「無論是用處罰椅,或是把小孩加以隔離,或取消權力等方法,處罰都是無效的。台灣有個園長曾經說:『我親眼看見,孩子的身體雖然被限制住了,可是他們的心卻進入許多幻想裡去,行為並不因此有所改進。』那什麼是有效的?她說:『第一是耐心,第二是故事,有關行善的故事,而不是有關惡行的故事。』」(p.137)

    或許處罰在當時的傳統社有明顯的用處,因為當時父母忙於生計,總是希望孩子可以乖一點,讓大人可以好好工作,不要有這麼多煩人的事,才會使用處罰的手段。但處罰只是一時之計,並沒有達到實質的效果,孩子的內心並沒有完全地屈服於大人的綑綁中,只是產生更多的情緒,甚至是更多的累積和更多的問題。孩子的內心是澎派的,它需要的是發洩,需要一個舞台,就算是無人欣賞也無妨,因為那只是一個讓孩子享受當下的情緒出口,使情緒得到緩解。陪伴孩子、聽聽孩子的想法,這樣產生出來的效果都會比處罰來的好。

    -芳

  • 「任何東西說成了故事,就會有迴響。」(p.153)

    為什麼說成故事,就會有迴響?我想是因為有人聽了,就會有詮釋、有連結,就會又可能發展出不一樣的故事;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故事真的不可或缺,因為故事在描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透過文字將所思所想所經歷所感受到的整理出來,就可以產生溝通,就會帶來迴響。所以,這種發明和詮釋的歷程,我也認為非常重要,不論是對小小孩或是成熟如你我的成人來說,故事是我們存在的佐證。

    「想像是可靠的夥伴,而且孩子們說故事、聽故事、演故事及對故事延伸的自然欲望得以釋放,那麼,教室裡的生活才真正變得有趣。」(p.153)

    這段文字讓我覺得很喜歡,因為幻想遊戲讓教室有了生命力和樂趣這件事,說得極好,很有畫面感。

    -芬

  • 我想到以前被問過的「假如教室像電影院」這個題目。

    「『假裝』是一切活動中最開放的一種,它給我們逃避固有儀式之侷限的機會。假裝讓我們能夠問『如果?』」(p.129)

    「各個年紀的孩童都信賴幻想的邏輯,而且願意被幻想力量所感動。」(p.135)

    「幼稚園裡,就是假裝這一部分,讓我心醉神迷。如果我要小朋友注意,我就會說,假裝我們排隊,排出最直最直的一條線。我根本不會覺得是哄騙,正好相反,我是在尊重他們。我是將他們的感受納入了考慮,要盡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在。」(p.147)

    有些老師不喜歡爆炸、射擊的故事,裴利老師說:「要是你禁止了爆炸事件,你說:『說給我們聽,從前發生什麼事?在那爆炸之前,又有什麼事發生?而且還要告訴我們你要演的角色是什麼,你得完全把它寫下來,談一談,讓故事明白呈現出來。』」(p.152)

    -瑛

  • 「一旦養成說故事的習慣,茁壯了,就成了一種不露痕跡的發明與詮釋的歷程。」「小朋友們比較會辨識那秘密的轉折與方向的改變,而那些轉折與方向的改變,有助於保護孩子們的幻想,使不受其他事實之害。」(p.154)

    如果只能提出一個最引發我思考的,那麼我要說是裴利敘述不同孩子替同一次事件編各種故事的能力,以及孩子自己不斷變換角色,來因應他人反應的能力。我覺得她是在說幻想遊戲是孩子理解事情的途徑,也是孩子自己給自己找存在證明和希望的象徵。

    例如ch.15孩子們替不見了的拼圖片編的各式各樣的故事,這是他們在企圖理解事情的各種可能性;ch.17史迪文幾度轉換角色,從頭痛、想作小貓寶貝、改作野貓呂克,以及後來成為教訓小貓的蓋塔人,這是孩子在為自己尋找存在的理由;還有最後一章,ch.21,羅培生老師班上的孩子想要改編倫敦學校孩子回應911事件的故事,好讓自己免受恐懼。孩子需要有希望的未來,而透過幻想遊戲和故事說演,他們在創造希望。

    -青

另一本讀書會報導:《孩子國的新約》